0311-66607200
中乌情相近,心相通—暨涉外建筑工程学院外教Yakubova
国际交流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 国际交流

中乌情相近,心相通—暨涉外建筑工程学院外教Yakubova Nigora开展公开课

2022/4/28 20:28:00    来源:涉外建筑工程学院    作者:王思文   浏览次数:662

中乌情相近心相通—暨涉外建筑工程学院外教Yakubova Nigora开展公开课

       涉外建筑工程学院于4月19日14:10分在西教学楼610教室召开“乌兹别克斯坦传统节日”为主题的公开课。此次公开课主讲人为Yakubova Nigora老师,希望借此公开课让建工师生深切了解中乌友谊,同时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,丰富课堂教学内容,提高我院学生跨文化的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。

       Yakubova Nigora老师,乌兹别克斯坦籍人,毕业于乌兹别克斯坦语言大学,研究生学历,2009-2013年在乌兹别克斯坦语言大学为在读本科生,所学专业为文字学;2013-2015年在同校进修为研究生,进修专业为汉语语言(文字学);2017-2020年,再次于兰州大学进修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”研究生学位,可以说Yakubova Nigora老师蕴含深厚的乌兹别克斯坦语言知识与强大的汉语能力。同时在河外的工作中,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亲和力十足,课堂气氛和谐融洽。Yakubova Nigora老师博学多才,运用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摆脱了传统枯燥的课堂,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习乌兹别克斯坦语。

       此次公开课主要围绕“乌兹别克斯坦传统节日”为主题展开讲解。Yakubova Nigora老师逐一向同学们介绍乌兹别克斯坦传统节日。为了提高学习效率,Yakubova Nigora老师怀着极大的热情以及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,这种教学方式重在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,不再让传统课堂枯燥,加强了同学们对知识学习的记忆。

       用声音调动气氛,用情感沉浸其中。这次公开课给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,增强了同学们对乌兹别克斯坦传统节日的了解,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,加强了同学们对乌兹别克斯坦传统节日的了解。相信同学们在Yakubova Nigora老师的带领下,在以后学习乌兹别克斯坦语的道路上一定会更上一层楼!

       接下来为同学们简单的准备了一些图文,让大家先对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节日和民族服饰有一些简单的了解......

RO’ZA开斋节,开斋节(斋月后)和 古尔邦节

       肉孜节又叫“开斋节”,是乌孜别克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。“肉孜”是“斋戒”的意思,伊斯兰教教历9月为斋月,斋戒期间,凡成年穆斯林教民每天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两餐,白天绝对禁止饮食。至9月29日或30日看到新月的第二天为开斋节。老弱病幼、孕妇等可不守斋。节前每个乌孜别克族家庭都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食品,节日期间人人身着节日盛装,相互拜访,走亲访友,互致赛抗木(问好),表示祝贺。虔诚的信徒日出以后还要到清真寺,举行集体礼拜。肉孜节,国家规定乌孜别克等民族放假一天,欢庆佳节。

       节日期间,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,宰羊杀牛,做各种食品,馈赠亲友,款待客人,亲友、邻居互相邀请吃饭。乌孜别克族除了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外,还举行体育活动,尽情欢乐。“古尔邦”节一般持继三天。

纳吾若孜节- Navroz bayrami 

        纳吾若孜节是乌兹别克族第一大节日,因为这是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结束,又开始一个新年春天的第一天。这一天标志着漫长冬季的结束,大地万物复苏,人们开始新生活。纳乌鲁斯节距今至少已3000年历史。以往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生活的人们在冰雪消融、牲畜产仔的时节,都会以这一传统佳节欢庆新生活开始。

Sumlak

       苏曼莱克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宗教活动,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一、二月份举行。据说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,届时,乌孜别克族人用麦粒碾成粉,做成“阿里瓦”(一种甜面食)一类的饭食。这种食品必须由许多妇女共同制作,做完后以家庭为单位,全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,共同食用被视为神圣之物的“阿里瓦饭”

       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,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.花帽为硬壳、无沿、贺形或四棱形,带棱角的还可以折迭。花帽布料彩墨绿、黑色、白色、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,帽子顶端和四边乡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,做工精美,色彩鲜傃。

       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,长衣有两种款式,一种为直领、开襟、无衽,在门襟、领边、袖口上绣花边。信服上有花色图案,十分美观;另一种为斜领、右衽的长衣,类似维吾尔族的"袷袢"。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,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傃丽,所穿领边、袖口、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、绿、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,表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。老年人却爱穿黑色长衣,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。乌孜别克男女,传统上都爱穿皮靴、皮鞋,长靴外面还常穿胶制浅口套鞋,进屋时脱下套鞋,就可以不把泥土带进屋内,十分卫生。

       乌孜别克妇女很会打扮自己,款式独特,美观大方。春、夏、秋季一般戴被称为“朵皮”的小花帽。青年女子戴色泽鲜傃的“朵皮”,并在上面罩一条明丽的花头巾。老年妇女戴古朴典雅、凝重端庄的素“朵皮”。

       夏季,青年女子穿花团锦簇的连衣裙。胸前往往精工绣上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,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。有时,在连衣裙的外面加上绣花衬衫,西服上衣,下配各式花裙,秀雅不俗,别具风采。相对而言,老年则喜欢宽大,褶多的衣裙,不过都是丝绸制成。

       妇女的冬装更是华贵,富有西北风情。她们除毛衣、毛裤、棉、绒上下衣、呢大衣之外,还喜欢穿价格昂贵的狐皮,羔皮、水獭、早獭等裘皮上衣。再穿上一双高筒皮靴。显得身材更为修长伶俐。

       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,质料考究。金、银、珠、玉、绒、绢精工制成的簪、环、花,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,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、金光闪烁的项链、戒指,那真是珠光翠影,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。